日本語字形「关」字攷

less than 1 minute read

我的手機使用的是英文系統,Android 在漢字 fallback 的時候會優先 fallback 到日文字形上,這使得一些簡體漢字的顯示非常奇怪。其中一個特別突出的就是「关」U+5173 字。「关」在我的理解中一般作「関」U+95A2、「關」U+95DC 或「闗」U+95D7 的簡化字。但是在日文字形中,U+5173 是一個只有一半字寬的奇怪字形,甚至不符合一般漢字的原理、放在文章裏非常奇怪。

kanjidic-5173

Weblio 上的 KANJIDIC2 漢字辭典說這是「日本語ではあまり使用されない漢字です。」這顯然不能解答我們的問題。

字源探究

正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日本的漢字字源網站 jigen.net 提供了靈感。這個字源字典收錄了「关」字,給出的解釋非常有意思「笑の初文」,也就是說「笑」字最早的寫法,但是網站沒有給出任何參攷資料。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顯然能在漢語的字源資料中找到相應的蛛絲馬跡。

jigen-5173

說起「笑」的異體字,我們第一反應,可能是「咲」字。於是我們以此入手,可以在《康熙字典》中找到:「《集韻》笑古作咲。註詳竹部四畫。或省作𠇄 U+201C4。」這個字今天還是日語的常用字。

於是我直接去找了《集韻》(四庫全書本)的影印資料,內容比《康熙字典》裏的要詳細很多:

jiyun-5173

笑咲关仙妙切喜也古作笑或省俗作㗛非是文十一

從這裏我們確認,「关」確實在歷史上可以作爲「笑」的意思。

但是把「关」稱爲「笑」的初文的證據卻不好找。1999 年復旦大學中文系張虹倩、劉斐在《中國文字研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認爲:

“笑”字字形流变中”从艸从犬”早于”从竹从犬”,”从竹从犬”又早于”从竹从夭”。然而”从艸从犬”也非”笑”的最早字形,”艸”是”八”的篆形讹变。

這篇文章的立論建立在《說文》中對於「笑」字的原始記載已經遺失。但是這一說法和之後的出土文物不符。隨着更早的楚系簡牘和帛書的出土,我們可以看到在《說文》以前,「笑」字是「从艸从犬」的𦬦 U+26B25 字,「关」作「笑」字初文並沒有有效的證據。

jiandu-5173

除了這一解釋,還有一個解釋,認爲「关」是「芖」讹變而來。「芖」在 1920 年代出土東漢《熹平石经》周易殘碑顯示是「笑」的省文。而「咲」是「关」加上「口」字旁的俗字。這一說法在邏輯上講得通,而且也可以解釋爲什麼日本語的「关」字形使用了一半的字寬,因爲把這個字視作「咲」的一部分。但這一說法沒有實際的證據證實,所以也只能作爲一個推測來看。

總結

其實深入研究到後半段就發現,無論原因是什麼,日文字形裏的「关」和簡化字的「关」完全就是兩個字。

根本不知道爲什麼 Unicode 分配到了同一個編碼上。

雖然 Unicode 的實作很髒,但是它確實構成了我們每天生活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