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麦的音乐性

less than 1 minute read

起因

说实话我对国内的流行音乐非常不熟悉,但最近杨坤批评《惊雷》的事实在是铺天盖地地出现在各种地方,这极大引起了我的好奇。我就去听了一下这首作品,我听完一度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作品。说实话,我个人是一个音感很差的人,我每周都要抽几个小时来迫使自己做一些音感训练和曲式分析的练习。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作品,可以在 5 秒之内就让我对接下来会发生所有内容在大脑内给出清晰的判断。如果让我给一个主观上的判断说这个东西的音乐性怎么样,我认为真的很差。但是要让我给出理由,其实却并不那么简单。

什么是音乐性?

关于音乐性 (musicality) 本身,我们就不能下一个很明确的定义。不过我们可以拆解一下对音乐的理解。基本上如果单从听觉出发(忽略视觉或者舞蹈之类的因素),音乐可以拆解成作曲、编曲、作词这三个部分。其中作曲还可以进一步的拆分出节奏性、调性、和声等一系列的指标。就我们能想出来的指标,《惊雷》的表现,确实都是很烂的。节奏就是全部都在正拍上的规律节奏,没有任何变化;和声非常单一;词基本没有所谓诗性或者哲学性,甚至我都怀疑这是不是一个合法的中文句子;编曲的话主要就一个电音鼓的 loop,一些合成器采样,土嗨特有的反拍贝斯以及一些音效,毫无技术性可言。

但把这些东西单独列出来,是不是可以直接反推音乐性的高低,我觉得可能是不可以的。比如民谣的节奏也通常是很规律的,某些摇滚和声也是很单一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也不一定是有哲学性的,编曲也并不一定要是越复杂越好的。就算我们把这些问题都结合起来,像是一些先锋派作品,甚至是随机音乐、噪音音乐,比如《4 分 33 秒》,我们也可以说它没有节奏,没有和声,没有歌词,没有编曲,但对于《4 分 33 秒》的争议从来不是在这是不是一首缺乏音乐性的作品上。

如果让我来解释音乐性,那么我认为是借由音乐的载体所能呈现的信息量。在古典音乐里,这种信息量体现在精巧的音乐设计;在爵士里,是高超的和声与节奏技巧;在流行音乐中,是音乐工业丰富技术烘托的氛围;在先锋派作品中,是对音乐调性和本质的拷问。那喊麦所要呈现的音乐信息在哪里?说实话我编不太出来。很多人拿这首作品去和数来宝、和说唱做比较。至少数来宝也有很多韵律上的规则,说唱的节奏性以及基于形式的对社会议题的探讨则更是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了。

音乐体裁与传播载体

我们换句话说,像杨坤这样从上世纪 90 年代过来的流行音乐人,曾经也是被批判缺乏音乐性的典型。如果我们从今天的角度来审视,当时很多的音乐制作技术放在今天,也可以随随便便来批判技术性上的不足。甚至我之前还点名批评过杨坤在演绎某首作品时表现非常糟糕。但另一种角度上来看,我们的音乐传播载体,其实极大地限制了音乐体裁的发展,从而进一步衍生出这些音乐的创作。像是在夜店中流行的电子舞曲,那些单一的节奏,被滥用的侧链抽吸,其实是为了调动气氛的功能性需要。我很难想象我在家里放这玩意,也很难想象大家在夜店里听舒曼。流行音乐伴随着电视和广播的流行而流行,当我们需要在电视戏剧节目前后放一些主题音乐,如果我们在这里来段爵士,让观众享受于音乐本身高超的和弦技巧,显然不符合我们的需求。这时候曲式结构简单的、朗朗上口的流行音乐就成为了很好的选择。

如果说是什么让喊麦这样的形式流行的话,可能还是短视频。非常惭愧的是,在我写这文章的时候,我没有用过短视频软件。我对短视频的印象还停留在坐高铁时候可怕的外放,在我记忆里是和小孩的哭声在一个级别的。于是我去下载了一个「抖音」用了十五分钟,我大概理解了这种形式在短视频中特有的效果了。

首先这些短视频有着和西方上世纪八十年代「音量竞赛 (loudness race)」一样的问题,软件本身不会对所有视频进行一个合适的压限和响度均衡。这音量忽大忽小的。在短时间内,响度更大的音乐让一般听众感觉声音更好听。所以大家就要比大声,比到把动态范围压成一块砖头。我用了十五分钟,我的耳朵已经极度疲惫,实在受不了这玩意了。做长视频的 YouTube 反而在这块做得很好,在连播的时候很少会当心音量本身的问题,从而几乎终结了「音量竞赛」,没想到同样的灾难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又开打了。

另一方面,短视频的载体需要让视频在几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因为观众划走这个视频的成本是远远低于其它视频软件的。而这时候这种音量大、节奏猛的东西就有了用武之地。反正一个视频也就几十秒,要想展现什么曲式结构到哪展现啊?你的奏鸣曲连发展部还没写到视频都完了。

总结

其实对喊麦的音乐性的讨论最后还是归结到了快餐文化上了。说到底,其实喊麦和流行音乐一样,还是以娱乐和商业性主导的东西,只是哪个更重。我觉得娱乐本来没有什么错,但是艺术教育的时候,不要混为一谈就行。都知道吃快餐没有吃营业丰富均衡的食物好,但这就是一种发展趋势。搁以前,知道双缝干涉实验的都能理解量子物理的大概;谁能想到一本小说再加上一系列以讹传讹,十个人里有五六个能和你说只要眼睛盯着双缝看干涉就会消失呢?这到底是物理科普的进步,还是退步呢?

去掉这些问题,我希望大家最后想一下这样一个主观问题:

你希不希望你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学的儿歌都是《方舱医院真神奇》?你希不希望你的孩子从小听的音乐是这样的喊麦?

Tags:

Updated: